好在如今人口稀少,土地到处都是,每个人可以做大挥出所能耕种的极限,加上牛马铁器的普及以及官吏管理水平的提升,每年的粮食产量应该足够。
如今一切归公产,每个人都在体制之内,私有土地也就没有意义。
因为土地是需要人种的,一个榆城人就算现在有一万亩土地,没有人种依旧没有意义。
如今这样可以保证了以最少的农业人口供养更多的脱产人口,这和前世封建王朝末期的动员力是不同的,那时候看似人口很多,但是绝大多数都被束缚在狭小的土地之上,每年只能保证不饿死,政府难以动员出他们的力量——一个人明明可以种一百亩地,但是没有那么多,只能分成最小的小片,不能把人的力量挥出来。
私有土地极具诱惑力是因为有没有生产资料的廉价劳动力,让私有土地可以剥夺一部分劳动成果。而非私有土地本身带有某种魔性,土地在没有人类劳作的情况下一文不值。
陈健是坚定了在统一之前走集体劳作农庄的模式,统一之后再放开管控。
一是榆城的识字人口每年都在增多,有足够的管理力量管辖,而且小国寡民的条件下随时可以纠正一些错误的办法。
二则是以吏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