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从牙齿不全的嘴中出,有些走调,弟子们却听得明白,捧着木匣放到了桌上,将一张纸递了过去。
老先生低下头,看了看上面的内容,忍不住吸了口气。
“这是一种不可分之物,颜色淡黄如蜡,比水重。有剧毒,有大蒜的恶臭。”
“暴露在空气中,会自燃烧,出浓烈的白烟,可被水吸收,缺少的量正是阳气。”
“与热的浓火碱反应,会生成一股鱼腥味气体,此气体亦有剧毒,可在空气中燃烧,夜晚观察会出幽蓝色火光。”
“此物可从骨头中提取,故而坟地鬼火即为这种鱼腥味的气体……”
“此物也可从鸟粪石中提取,牛马之属食草而长骨,由此猜测此物便是鸟粪石所能肥田的重要原因……”
下面还有一整套的各种用石墨笔画出的验证方法,很多细节竟让老先生生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不由赞叹一些验证方法的巧妙。
尤其是里面提出了两种实验的方式,一种称之为对照,另一种称之为对比,极赋逻辑性,老人只是看了一眼,便明白过来是什么意思。
这种对照的方法他也用过,但却没有如此系统地提出一个格式化的理论,往往会忽略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