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官员愁眉苦脸。
郡守年纪颇大,已经明显不可能再往上爬了,混下去就可以,当真是到了宠辱不惊的境界,无欲则刚。
然而郡中的其余官员却还年轻,还盼着能够干出一些政绩,至少评定的时候众人说自己几句好话——能说话的自然不是在生存线上挣扎或是人都算不上的底层,而是中层之上。
就像是上次的矿工争取死亡赔偿那事,就算动些手脚开枪弄死几个只要城中的煤炭没有断绝供应,那自然算是做了件好事,说不准还要被送万民伞。
可现在这样的事,在之前实在是没有先例,更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官员内部意见也是五花八门,谁都不愿意担责任,可是很多人又被牵涉其中。
商务官石鸣现在是最惆怅的那个,这兰花交易本来和他没有多少关系,但是随着交易日渐繁忙增多,儿子石磊不知道从哪听了别人的建议,回来告诉石鸣不妨建起专门的兰花交易坊市。
没过多久,也不知道是哪个人写了一篇颂文,大肆赞扬石鸣这种为民着想的行为,并声称闽城兰花繁盛,商务官石鸣功不可没。
当时石鸣还听高兴,还想找找写这篇马屁文的人,结果没找到,倒是有人冒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