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履行责任,这问题就简单多了。
户部是有人给他背书的,闽郡是印花税适行的郡,有了后台他说话也就有了底气。
再者兰花的事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很早陈健就旁敲侧击地告诉了他可能将来要出事。随着陈健的产业和名望愈高,陈健的建议也就更被重视,眼看着众人都发了一笔,他却浅尝辄止早早收手。
现在官吏内部的意见都不统一,无责任的想要活稀泥,有责任的想推脱,更有人异想天开想要谁都不担责任。
想要政府托底,只要政府有钱,但钱要从哪出?从富户作坊主那里收?那只怕自己的名声就坏了。从底层收?搞不好要出大事,再说也收不上来那么多。再者,凭什么托底啊?得罪人的事,尤其是得罪能说出话的人的事,谁也不愿意去做。
商量不出结果,只要在年关即将到来的时候,邀请闽城各个有名望的人来一起商量。
一旦要真的出了事,还要这些人帮忙收拾烂摊子。
陈健把作坊安在南安,但是名望在闽城日高,兰花泡沫又是他捅破的,这事也必须得邀请他来商谈。
另外一旦那些投机商作坊主故意不给雇工发钱以致逼迫官员答应,这时候可能还需要墨党的那群人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