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素好奇谋,诸生之中以你最喜欢军阵之事。所以我才让你看看这本书。夫子言,因材施教,正是这个意思。万万不要误入歧途。”
说完又翻到前面几页道:“你看看这名将领,都做了些什么事?修棱堡、练兵、钻研几何炮学、调运粮草,不好奇谋,可就是靠这几样,就成了名将。之前我问你,如果让你领兵,你也觉得你能做得更好,可这个前提是此人练兵有道。按那些人所说:因为这个人练兵导致了士兵坚韧,所以你上你也行。可若是没有此人练兵,你以为面对左翼被骑兵冲击的情况,还能坚守吗?”
“所以,此战之功,首在治国。国富民强、士卒用命,所以如他们所言,输得起,而对方输不起。其次,便在治军,即便换将依旧可胜,即便此将不善奇谋仍旧可以不败。最后,才在临机应变。这叫以势压人,无可奈何。”
孙元化思考半天,恍然道:“当年汉高封侯,以酇侯为首曹参居次。淮阴侯转战齐赵,屡收败军数月便可再战而成强军……这相隔万里,道理竟是一样的?”
“是啊,这也正是我最近苦恼的地方。那些人说,天地之间自有道理,这道理不可能在我大明适用,在他们那就不适用。如果在大明适用、在倭国适用、在佛郎机适用,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