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逊昆面对陈健,希望为公司争取到最大的利益,这是绝佳的机会,不只是公司更是个人的前途。
刚刚成年他便将这辈子的希望都寄托在海外贸易之上,十五岁就为自己的人生做好了规划。在整个尼德兰的年轻人都忙着出海趁着年轻暴富的时候,他去意大利充实自己的头脑,花了两年时间学了一套威尼斯的记账体系;当尼德兰北方诸省的年轻人醉心于印度公司股票的时候,他则静下心来学了两年的拉丁文、法文、英文和意大利语。
正是凭着对人生的规划和极为有用的学识,刚刚加入公司便受到了公司的重视,并在参与航行后在阿姆斯特丹提出了公司在亚洲的发展方向。野心勃勃的计划正符合公司董事会野心勃勃的气势,二十四岁的年轻人从一个实习雇员完成了进入大亚洲区决策圈这一最难的一步。
他根据荷兰这些年做生意所积累的经验,得出了一个放在这个时代惊人的结论:供大于求将会导致无利可图。
很简单的道理,成为了他受到公司董事会重视的最重要的原因。
针对亚洲贸易波谲云诡的形式,他向第一任公司亚洲全权总督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其一是垄断香料贸易、砍树减产、烧毁过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