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敌不足的下场就是措手不及。
带着湘军兵临隔江相望的黄州府与武昌县城下后,不擅长打突击战的曾国藩不但继续采取先求稳守后图进取的稳妥策略,还把主力放到了北岸的黄州府战场,仅以偏师监视武昌县的太平军。对此,湘军诸将纷纷大惑不解,都向曾国藩问道:“大帅,黄州府城比武昌县城难打,我们应该先打最有把握的武昌县城才对,怎么舍易取难,把主力放在北岸先打黄州府城?”
“因为我们先打武昌县,黄州长毛必然会出兵救援,但我们先打黄州府,武昌县长毛必不敢出兵救黄州!”
“此前因为我们钱粮不足,迟迟未来攻打黄州府武昌县,给了长毛在黄武一线修筑坚固城防工事的时间,我们现在起进攻,无论是先打一座城池,急切之间都很难得手。黄州府的长毛强,武昌县的长毛弱,我们先打武昌县不能迅得手,黄州长毛必然会见缝插针,突出奇兵偷袭我军背后,我们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重蹈杨定国的覆辙。”
“但我们先打黄州府,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武昌县的长毛兵力孱弱,既没有足够实力救援黄州长毛,就算勉强出战,也会给我军乘机在野战中将其歼灭的机会!所以舍易取难先打黄州府城,反而对我军最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