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枪以补强战斗力,使得清军有充足兵力可以从容布防。
再然后,吴越又命令清军采取以静制动的策略,集兵于各地人口密集处,动百姓为眼线寻找捻军踪迹,大量建立烽火台以迅传报军情。一旦动敌人行踪,距离最近的清军负责正面攻击,周边东西南三路清军则负责出兵接应,不求立即打大胜仗一举破敌,只为削弱和疲惫敌人,逐渐封堵捻军的流窜空间,也逼着捻军向北流窜。
再是擅长流窜,毕竟也要吃喝休息,同时捻军各部领也存在着保存实力的心思 ,所以几次向东向南都遭到了清军的顽强阻击后,不愿拼光本钱的捻军终于还是退缩到了汉黄交界的河口附近休整,结果百姓迅把消息报告给清军,以逸待劳的聂士成也这才带着主力出击,迫使捻军与自己决战于河口。
正面决战毫无任何悬念,再是比历史上成熟得早,捻军仍然还远远不是武装到了牙齿的吴军将士对手,激战不过半天,捻军就已经全线崩溃,重要领陈大喜被吴军击毙,王贯三老老实实的带着败兵逃回河南。倒是在湖北了大财的张龙舍不得离开这个金窝窝,乘着吴军主力被王贯三的大队败兵吸引的机会,带着所部人马又流窜向了德安,一路不打家不劫舍只是急行西窜,妄图杀到德安人烟茂密的南部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