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开枪!”
“准备!打!”
双方将领的命令声中,吴军士兵和太平军士兵各自成排齐射,尽量瞄准对面敌人开枪射击,枪声密如爆豆,双方士兵中枪中弹的闷哼惨叫声连绵不绝。可是吴军士兵装备的击针枪在这一刻却把射速优势发挥了极限,仅仅只是采取两轮射就能保持火力连绵不绝,始终以密集枪弹封锁住前方道路,不给太平军近身机会。
与之相反的是,安庆太平军的枪支射速却是参差不齐,少量装备的击针枪勉强能和吴军的火枪射速并驾齐驱,余下的米尼枪、燧发枪、卡宾枪和火绳枪则是射速有快有慢,难以协调一致,火力密度自然也就无法得到保证,通常是吴军都已经打出了两三次齐射,太平军才能打出一次。
“打!打!给老子重重的打!快,快装枪子,越快越好!”
太平军将领的吼叫一直不断,逼着自军士兵以最快速度装弹发射,可惜枪支的性能特点却注定了太平军的火力射速不可能追得上清一色装备击针枪的吴军精锐,乒乒乓乓的枪声中,太平军士兵再是如何卖力的迅速装弹开枪,也多少打死打伤了一些吴军士兵,却还是挡不住吴军将士有如狂风暴雨一般打来的密集子弹,前排的太平军士兵死伤始终接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