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京城大学生电影节等等。
1993年,是华国电影走出去的重要一年,虽然这个过程很艰难,就算你举办了电影节,人家来不来还是一回事,但总算是迈出了第一步。
对华国的电影行业来说,这件事有利有弊。
民营资本的进入让电影市场变得活跃,电影节可以增加影片的曝光机会,当然市场开放了,随之而来的就是竞争。
总局一方面想提高国产电影的竞争力,一方面又严格管控着拍摄题材,在审查上不放松。
这是一个矛盾而混乱的年代,想要往前走,却不知道该怎么走,只能不断的摸索。
作为这一届金牛奖有五个提名的热门影片,《大撒把》剧组同样被安排了一次采访活动,采访的地点就在花城电视台的演播厅内。
林子轩随同前往,负责双方的沟通。
拍摄《外来妹》的时候,他就住在花城电视台的招待所里,认识不少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懂得几句粤语,不至于闹出什么误会来。
这时候国内的演员没有经纪人,也没有助理,有事都是自己亲力亲为。
有了林子轩的从中协调事情好办的多,哪些问题不能问大家事先说好,免得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