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刚忙完了大学生电影节的事情,就把重心放在了新片上。
这次大学生电影节并没有给他颁最佳导演奖,据说评委会内部争论的很厉害,主要还是文艺片和娱乐片之争。
评奖的标准是什么?是学生们的喜好还是电影的艺术性?如何兼顾两者的需求?
这是第三届大学生电影节,各种制度章程还不成熟,都有待完善。
冯晓刚没有因此而气馁,他觉得社会环境在改变,娱乐片也在改变,以后总会有机会,这就是乐观的精神 ,也是一种无奈。
他没时间计较这些,还要全力筹备自己的第三部贺岁片。
或许意识到这是自己的最后一部京味电影,以后也要转型了,冯晓刚决定撒开了耍。
以前拍片子为了照顾观众,总带着一点谨小慎微,就算是一个段子,也要考虑观众能不能接受,会不会太俗了。
还要考虑总局的审查,有没有犯忌讳的地方,反正不怎么舒坦,不够爽快。
这一次冯晓刚想来一个稍微有点疯的故事,把内心里憋着的东西释放出来,
当然,就算他再大胆,也不敢做出对人民不利的事情,就是借着电影小小的撒泼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