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
两人打网球的场馆,吃饭的饭馆,京城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广告牌,明显的和不明显的,共有十多处广告。
仅厂商赞助的费用就过千万,收回了成本。
林晓玲拍摄的《渴望》续集票房成功,证明了她不是一个纯粹的文艺片导演,也有驾驭商业类型影片的能力。
这给了赞助商信心,不过由于是新人演员主演,他们较为谨慎。
如果是冯晓刚和葛尤的话,赞助费用肯定会翻上好几倍。
自从《大腕的葬礼》开启了国内商业影片大批量植入广告的先河,国内的广告商就盯上了商业电影。
事实上,在这方面电影远没有电视剧的效果好。
电视剧拥有庞大的观众基础,几亿观众,还能不断的重播,电影在影院只能上映一个月左右,观众有限,不具备可持续性。
但是有一点,能进电影院看电影的要么是年轻人,要么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年轻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弱,容易冲动,看到影片中女主角使用的新款手机,或者男主角穿的风衣,可能出了电影院就会去买。
即使下个月省吃俭用,借钱度日也要先把东西弄到手。
有经济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