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赚特赚。
比较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这两年走红的韩含,不到二十岁的辍学少年,写了几本青春小说,赚了数百万。
这不是韩含决定的,而是市场的选择或者说读者的选择。
购买韩含小说的多是青少年,韩含的小说迎合了他们的需求,认真分析的话牵涉到深层次的原因,包括社会变革和市场营运等等。
或者说,是这个时代造就了韩含。
传统作家对此自然不满,有人提出要整治文学界的乱象。
这个乱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要保持严肃性,不能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为了吸引读者毫无顾忌的挑战社会的价值底线和道德底线。
其中之一就是历史的虚无主义。
文学和历史分不开。
有些作家在创作中不尊重历史的本来面貌,不能理性地、公正地分析和认识历史,不能客观地描述和表现历史,任意践踏历史,随意评说历史,肆意消费历史,这都属于历史的虚无主义。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戏说,割裂和颠覆。
从九十年代流行起来的戏说历史剧就是例证,这类影视剧深受观众欢迎。
这种创作模式牵扯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