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和广告一样,都是卖东西,有些商家能卖出花样来。
保健品广告能和过年给老人送礼挂上钩,手机广告里的常和父母联系,是在打温情牌,突出商品的卖点。
或者说是商品的附加价值。
《英雄》的卖点不少,像是弘扬传统文化,国内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平,最先进的特效,大投资大明星的大制作等等。
这么一包装,观众认为是在看一部有价值的电影,而不是一部烂片。
这就是商业操作的手段,不算是欺骗消费者,只是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
明确的定位,商业化的操作,是商业片成功的基础,再加上影片的质量和明星效应等综合因素,能够提升一部电影成功的概率。
实际上,每年失败的商业大片远比成功的数量要多。
有了这种定位,好梦公司不太在意专业影评人的看法,更为重视观众的意见。
假如是一部拍给电影节评委看的文艺片,那就要考虑影评人的感受了。
影视公司、影评人和观众所处的位置不同,对影片的看法难免存在分歧。
事实上,影评人对《英雄》不太友好。
有评论家指出在《英雄》花样百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