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邺都城北,漳水之畔。一座修建在高逾二十余丈高楼之上宏伟殿宇内,高朋满座,一个年方十岁的华服少年抑扬顿挫的念着一首诗赋,声音抑扬顿挫,慷慨激昂,一赋吟罢,顿时引起众人的一番喝彩!
司隶校尉钟繇赞叹道:“好!好赋啊!此赋文辞华美,大气万方,即便放在前后四百年的汉赋作品之中,也是不可多得的精品了!大公子如此,竟然能做的如此佳赋!真是令我等这些臣子汗颜呐!”
钟繇此时早已是文学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