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后世的军工专家,卢嘉栋对各类碰炸引信都再熟悉不过了,尤其是后世我军普遍装备的dfs—10式35榴弹所配用的1—95—drk42型碰炸引信,长长的研制人员名单中,就有卢嘉栋的身影。
正因为如此,卢嘉栋设计起来毫不费力,毕竟这款引信的设计图就如同刻录在他的脑海中一样,很快引信的保险、连接杆、发药盒、定位销等关键部件的草图就被卢嘉栋画出来,并且卢嘉栋还在引信里加装了一个类似钟表的延时自毁装置,延迟时间大约15到20秒,当然,详细的设计图卢嘉栋是不会去画的,所以这项艰苦卓绝的任务便交给了杨立民以及其他几名绘图员。
这种引信在设计上并不是难事,毕竟碰炸原理就那么几种,只要计算好镗压和弹丸在空气中的阻力参数,设定好引信保险的可以了,至于设计图那就更不用说了,所有数据都被卢嘉栋列出来,只要拿着尺子和铅笔画就行。
如果要说难,那只能难在生产加工上,引信中十多个连杆、弹簧、保险球、击针等机械部件要集中在只有直径二十多毫米的空间里,不仅如此,里面还要安装传火药、自炸药和**,所以引信中的部件不仅微小而且相当精密,甚至比高性能机械手表还精密,加工难度相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