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达到榴弹发射器自动机将榴弹推入弹膛后,枪机框上的螺旋定型槽与枪机上的螺旋凸起相配合,使枪机旋转而闭锁,并支撑在枪管截套上的闭锁齿上。这样做使轻型榴弹发射器闭锁支撑面的转移既增大了武器射击的安全性,也使机匣便于使用铝合金等轻质材料,简化热处理工艺,达到减轻轻型自动榴弹发射器重量的目的。
既然将最关键的闭锁机构解决,轻型自动榴弹发射器的研制进度便提上了快车道,该轻型榴弹发射器采用传统枪械布局,除重要部件外,大量采用铝合金材料,导气原理采用“气吹管”式和枪管内镗结构,有点类似16的导气机构。
整体结构由身管—机匣组件、自动机组件、复进簧组件、二级缓冲器组件等部件组成,为了进一步降低后坐力,卢嘉栋在榴弹发射器的机匣尾部增设了一个独立的分体式二级缓冲器使自动机在抛壳位置受阻减速,达到减缓后坐,减缓和储存能量的目的,在自动机后坐行程的尾段,二级缓冲器逐步加大对自动机的阻尼作用,吸收其后座能量,在自动机复进开始时,释放能量,使其加速!
通过以上种种措施,榴弹发射器的重量被大大降低,整体重量只有10.5公斤,即使装上六发弹鼓的供弹具,总重量也没超过15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