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敢赚您的钱,您老自个去冲锋就行了。嘿嘿告辞。”高方平转身就走。
“回来!”常维出声叫住。
显然,经过高方平的提醒,常维已经想到了关键点,迟疑片刻道,“小高不愧是奸臣世家,保命圆滑的才能,值得向你多学习。”
高方平也不知道这算夸奖还是讽刺。
常维又正色道:“老夫明白你的意思了,也罢,目下不能提交户部成为国法。那老夫问,私自实行风险几何?”
“刑不上大夫!明公只要不参与党争,不把官家的钱赔光,不会有人因为赚钱而收拾你,此点小高用脑袋作保。已经说了很多,学生告辞。”高方平走了……
高方平说的不少了,能不能领悟就看老常了。
高方平也真不是乱说,宋朝的文官有多牛,历史记载过于保守了。只要不造反不党争,不激起民变。别说给朝廷赚钱,就是大肆贪污也没人管你。这就是张叔夜敢在东京放任高方平的原因,这种小事对叔夜相公来说,那真的不是事。
宋朝朝廷真是鞠躬尽瘁的纠察官员的纪律和执政标准,还会亡国?
封疆大吏之所以是封疆大吏,他自主权是很大的,就像低品武官的空白告身,高俅府里那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