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蔡京的遥控打击赵党是肯定的,而一但发生,老赵真未必能扛住陶节夫的攻势。
所以对于是否把童贯定死在西北,现在的时局也让赵相为难,感觉朝局被搅乱后怎么做都是错的。
“赵公明见,时局已然如此,在怎么做都错的情况下,不以您的意志为转移,必须做出一个选择。小子高方平斗胆分析,童贯回朝蔡京必然复相,而您本身出自蔡京门下,对着蔡京有天然阴影,您斗不过蔡京的,相信您自己也这么认为。于是陶节夫是唯一选择,以陶节夫的出生和功劳,时至今日隐然自成一派,童贯是阉人武臣需要借文臣的路子,但陶节夫不需要,既不需要,陶节夫这么精明的人就不会全然受到蔡京控制,此点您也会想明白的。如果小子以上论点您认可,那您会得出结论:陶节夫回朝您至少有一战的机会。和节夫相公这类人杰士大夫过招,输了也无损名声。如若是栽阉人童贯手里,则实是我等文臣的耻辱!望赵相慎之上言!”
在前面大量内容剖析利弊后,信的最后高方平写上了这么一段,便以火漆封好,连同老陶给的吴道子手迹,派人一起送往赵挺之的府邸。
成不成鬼才知道,某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这样说的。立下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目标,然后为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