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而已。这些方面就显示出了辽国和大宋的不同。
说起来,这只辽国皮室军的两个统领在大宋叫统制,也是两个名人。不过他们现在还非常年轻,他们是耶律大石和萧干。
耶律大石看着最不顺眼,这家伙剃光了头顶头发,乃是半个光头,两边则又留有头发垂下来。这在后世是非常滑稽的发型,然而这就是契丹人的传统装扮。看起来耶律大石这人要尤其传统一些。
萧干则不是这个装扮。形体上他和耶律大石差不多,类似于熊腰虎背那种粗狂型,在辽国算得上仪表堂堂。不过萧干的头发是汉人传统发式。
一个队伍中的正副两个领导,显示出了这样形势,这除了萧氏不是契丹人是奚人外,似乎也能想见二人的某种程度对立。
这在高方平看来没毛病。其实大力推动辽国汉化的,就是除契丹外的其他族群。因辽国的正统是契丹,要弱化契丹一族的地位,抬举其他族群,那些族群不能强化自己,而只能找一个第三方先进文化来大家一起推行,所以就是汉化。
那么在汉化问题上,首先有大量的汉人群体支持,有南院支持。加之在辽国始终都举足轻重的萧氏一族支持,汉化就成了必然。在辽皇昏庸萧氏专权的现在,汉化就成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