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的条件不一样。
好好的林子采伐了只能种一茬,种完之后要重新栽树,至少得五六十年之后,才能再种。
而且人参从参籽下地到成品出货,大概需要六年。
前面三年叫参栽子,参籽在地里长三年,需要起出来另换一块地方再重新栽下去,才能继续长,到六年起出来这才是成品做药材用。
大营公社前几年没有参籽,都是从东岗参场那边买来的参栽子,买的参栽子,成本自然就高。
所以到后来就慢慢自己留参籽,发开口了撒在地里,慢慢发展下来,后面成本就会少一些了。
不管怎么算,这种植人参简直比种地的利润高太多,这么挣钱,哪个不眼红啊?
所以这两年,在韩运鸿的大力支持下,大营公社每年栽种人参面积,从五十丈扩到了一百丈。
等着再过几年参籽发展起来够用了,还会比这些更多。
一丈人参,产量高了就证明人参的个头大,个头大等级就高,卖的价格就高。
同样是辛苦三年,谁不盼着产量越高越好?
也难怪嘉康会这么高兴了,毕竟这是他一手主持的工作,如今能有这等成效,他能不开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