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分作两个包在粘面子里头。
“妈,你出去打听打听,谁家像咱家似的,包这么多粘火勺啊?”嘴上还是不闲着,故意跟老妈抬杠。
“那你咋不说咱家多少口人呢?
你大哥大嫂那边自己包不划算,一起包出来分给他们一些就省事了。
你大姐那头指着供应,吃不着粘火勺,不得想办法捎一些过去给他们?
还有你二哥,虽说是吃住都在单位,好歹捎过去一点儿,让大家都跟着尝尝也算那么回事儿啊。”
“更不用说,你沈大伯家,徐大伯家,不都得送一些过去么?
前次你爸回来,人家给咱捎回来那么多稀罕东西,咱有啥玩意儿给人家?不就咱地里产出来的东西么?
这人情往来就是越走动越亲近,别管给啥,那都是咱的一点儿心意,懂么?”
巧莲一边干活,一边给佳莹讲这过日子的道理。
曲家不缺粮食吃,所以小片荒和自留地里多数都种的粘苞米和糜子,就是为了冬天里换个花样吃饭。
如今这年月来说,粘火勺那就是好东西,可以算正经细粮的,走亲戚串门子送几斤粘火勺,比啥都让人喜欢。
毕竟不是所有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