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听完,沉默无语,想起这后半句竟像在说自己,脸色渐渐阴了下来。他不是不知道朱高煦自小生性凶悍,言行轻佻,一直被太祖所厌恶,当年朱允炆登基时自己曾为了大局出发把两个儿子一同送进京中为质,朱高煦惹是生非,自己写信让其舅舅徐辉祖管教,不料他竟偷了舅舅的马逃出京师直回北平,沿路还多有杀伤官员和驿卒,引得朝廷对自己很是不满。但是靖难之役中他武功高强,作战勇猛,作为主力多有战功,数次救朱棣于危难,喜爱之余自己阵前亲口许以太子之位,而今要为了立那个肥头大耳的书呆子让自己食言而肥?在他心中更重要的是朱高炽整日与这些读书人交好,性格不够刚毅,行径颇似当年的侄儿,恐日后难保不会与侄儿一样被这些举着正道传统大旗的人所蒙蔽胁迫,自己经历的这几年的风雨不能不成为前车之鉴。
解缙忽然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里有毛病,影射了皇上夺位之举,他偷偷抬头看了眼朱棣那阴沉的脸色更是有大难临头的感觉,一时间,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朱棣有些心烦意乱的随手拨弄着石桌上的物件,刚才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前来给皇爷爷请安刚走,桌上还放着他呈上给朱棣御览的抄写本,解缙一眼瞥见,忽然灵机一动,想起了个宫中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