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巨竹筒做枪身,而且还是以次充好,他立刻就想到炸膛,这哪里是打敌人,压根就是在自杀。
看来如果真要想造款经久耐用的火枪出来,这拉膛线还不是首要技术,炼好钢才是,没有好钢膛线都没处拉去。
在他这个文科生的眼里,铁和钢似乎没什么不同,于是问能不能用铁打造枪身。
谢强兵表示当然可以,但是那样造出来的枪身就会很粗糙,不但增加成本,增加重量,使用寿命也长不了多少,一旦炸膛比巨竹筒伤人更严重。
听这么一说才知道原来不是不用铁做枪身,而是性价比太低,没法用。
知道石斌肯定是从偷袭元人粮草和与抵抗水匪劫掠的两次战斗中发现了火器的重要性,并且想发展出一种单兵发射火器。
于是他建议可以试试开一个打铁铺,炼“百炼钢”。百炼钢?这个词他只在西晋刘琨的诗词中看到过“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都化为绕指柔了还杀什么敌人?让他困惑不已。
看着一脸疑惑的石斌,谢强兵笑道:“大人,这百炼只是一个概述,表示反复锤炼后钢有了很好的柔韧性。”
这话可让石斌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的兴奋,有良好的柔韧性就不怕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