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宁三年(325年),王敦之乱平定后,晋明帝司马绍为避免重蹈覆辙,在一方面重用庾亮、郗鉴等制约王导的权力,同时拔擢江东士族,在侨、吴士族间搞平衡;另一方面改授荆、湘等四州职务,使方镇互相牵制。
同年五月,朝廷任命陶侃为都督荆、湘、雍、梁四州军事、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其他职务如故。
陶侃治荆州,很重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发展农业生产。王敦平后,荆州大饥,百姓多饿死。陶侃在秋熟收获之时常买米,等到饥荒时又减价卖出救济,使得官民欢悦,都依靠他救济得以生存。
当初羊祜、刘弘在荆州劝课农耕使生产发展,颇得民心,这对陶侃影响不小。此外,基于自己巩固地盘和发展势力的需要,这也是必须采取的措施。
陶侃务勤稼穑,虽戎阵武士,皆劝励之。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役所致,欢喜慰赐。若他所得,则呵辱还之。是以军民勤于农稼,家给人足。
在陶侃的精心治理下,自南陵迄于白帝数千里中,路不拾遗。此说虽有夸大成份,但当时荆州社会较安定,生产有所发展,确是不争的事实。
荆楚民众为荆州有这么一个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