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荣华路之我不为刀俎 > 章节目录 第260章 荣昌风雨桥
    光煦元年,在龚继昌的精心治理下,镇远府的苗民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他决定回儒林老家一趟。

    龚继昌带了一部分兵马,其余的交给堂弟龚天元(副将)、大表弟祝荣森(军事将军)代管,2000多人旌旗烈烈,挎着洋枪,推着洋炮,浩浩荡荡的从镇远府出发了。

    一路上,这支“新捷营”军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方便来往的行人和商贾,今贵州、湖南等地,特别是邵阳与怀化西南的通道、绥宁、武冈等县市的古道驿路,多为龚继昌一部当年修建的。

    龚继昌一行到达儒林巫水的时候,因为没有桥,无法渡河。龚继昌征用大量的民船与竹木排,费了很大周折,洋炮才渡过了河去。

    儒林县古有“苗疆要区,楚南极边”之称,境内高山逶迤,河川横亘,在城步的历史长河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路和桥梁,仅几条崎岖驿道供南来北往,巫水“少舟楫之便’仅可撑排漂筏,运输全靠肩挑背负,民生艰难。

    巫水江宽浪急,修桥不易。在荣昌桥修建之前的漫长历史上,只曾在紧接城郊蒋家团村的河床最狭窄处建有一座样式很小的便桥,叫“通济桥”,后因洪水冲毁,便因无资金再没能复修过。

    人们要过巫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