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完全没有什么动作。
与之相对的,关于两张专辑的比拼结果的新闻,却接连不断的被报道着。从社交媒体,自媒体和论坛之间传播,渐渐的,发展到了相关的杂志,报纸上都有报道,甚至渐渐的连不少的电视节目中,都参与了这个“同一个事务所的姐妹企划之间内战”的消息。
说起来,社在这个风暴中反倒是完全收益的存在。随着新闻报道的载体不断进化,两个企划都为人所知。不少原本不关心界和虚拟偶像企划的人,都渐渐的开始搜索起这两个团体的消息。
根据相关的网站报道,随着新闻的逐渐升级,“偶像大师”和“”的搜索量增长了足足五倍多,相关的声优搜索量,也渐渐的开始上涨。就连社的名字,也逐渐被更多人知晓。
可以说,他们压根什么都没做,却完全成为了收益者。
与之相对的,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个话题的讨论中,也使得原本就觉得在这次的比拼中获胜率高的是一说获得了更多的支持——许多人以前并不了解两个企划,所以他们对比的内容,必然是制作,质量,宣传这些更客观的因素。
一时间,胜率更高的话题,变成了近乎一致的说法。
甚至连一些电视节目,都请了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