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会在长安城传递开来,有时候,也会让人觉得极其有意思 。
比如说,他们唐国有一个官员,八十岁娶了一个十八岁的小妾,苏轼就为此做了一首诗,在长安城广为流传。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这首诗出来之后,这一树梨花压海棠可就被人给用坏了,不管是谁用上了这句诗,多半都是要被人给想歪的。
而辛弃疾在入朝为官之后,却相对低调,少有诗作传出,这让人很是疑惑,按理说他考探花的时候,那些诗作可都惊艳的很啊,有一首词,名曰《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首词当时出来的时候,在整个京城长安,广为流传,可现在却再没有出现过了。
大家都以为辛弃疾之前的那些词,是别人写的,不过就算有风言风语,辛弃疾也绝少解释,久而久之,大家也就把他从长安城给忽略了。此时,辛弃疾再次站了出来,群臣看着他的时候,不知道为何,突然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