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亲善,但这个时候的农家其实都差不多,没有什么闲钱,所以万般无奈之下,韩萧氏只得咬牙去央村正刘大伯与她一起去邻村里长家去借救命的钱。
那郎中也是个庸医,把韩萧氏第一次从邻村里长家借来的三千钱都花用光了,韩成的病也没有什么起色。于是韩萧氏只得咬牙再去借了两千钱。
幸好这次有了效,两千钱花用的只剩下两多钱的时候,已经不成的韩成起死回生了。
这五千钱约定夏收之后还上一批,秋收之后再还上一批。
只不过还钱的时候五千钱已经变成了七千钱。
农家没有什么好的来钱门路,只能是好好的侍弄庄稼,然后用地里产出应对各种花销。
前几年的时候还好一些,丈夫在家,官家征收的税赋也比较轻,一年忙到头,混个温饱之余,多少还能积攒一东西,但这几年官府征收的东西是越来越多。
人头税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缴纳之后,一年的辛苦所得也就不剩下多少了。
就这还要再出粮来缴纳义仓。
义仓这东西,以前的时候算是自愿,多由大户牵头缴纳一些,以应对荒年,然而后来不知道怎地就被官府接管了,交粮也由之前的自愿变成了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