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对联的民间书法家。乡亲们图省事,直接购买写好的对联。
还有个民间书法家,更是将生意做到了极致,从腊月初开始,就挑着担子,下乡兜售春联,挨家挨户地询问,也接受预定。
老夫子看见这一幕,连连摇头,暗地里将此行为称作“斯文扫地”。读书人嘛,哪能这么爱财,到处吆喝着卖春联,和王响卖猪肉一样?
振华却很敏锐地意识到,这是观念改变带来的结果,也算是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的一个表现。读书人也有挣钱的权利,下乡卖春联,也不算丢人。
不仅仅有下乡推销春联的,下乡推销炮竹烟酒和各类商品的,也越来越多。
吴轩的老爹,也利用自己和赵成海的亲家关系,让赵成海带着自己抢占阵地,开着拖拉机,在东湾村兜售烟花爆竹和烟酒年货,一天营业额好几千。
九三年的春节,在振华眼里是繁华的,也是寂寞的。
繁华,是因为生活条件在进一步改善,乡亲们越活越精神 ;寂寞,是因为这个春节少了齐磊。
三结义之中,秀莲去世了,齐磊不回家,只有振华坚守在家乡的土地上。
这种落寞,和春节的繁华热闹对比,更是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