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了伤的陈子迩什么都做不了了,于是他把所有时间都放在自己的学术上,加上对后世城市切身的体会,他大概摸索到了之前那个问题的答案。</p>
他之前想的那个问题是,为什么我们国内的城市修了那么多的路,那么多的地铁,我们的基础设施搞的那么高大上,可是几乎就没有城市不堵的!</p>
人多是一个重要因素,可也正是因为人多才更要把每一公里的路用的很有效率。</p>
陈子迩把自己的观点用心整理,准备写在论文里,这个过程盛浅予帮了很大的忙,也让陈子迩发现她真的很善良。</p>
因为很少有人能把别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那样上心的,可盛浅予真的算是尽心竭力的帮了他,不论是一些书中复杂公式的解释与运用,还是自己最后论文成稿后格式的调整。</p>
这个真的帮到了陈子迩,他从没想到搞学术,论文的格式会如此重要。</p>
他的论文里严谨的公式推导不多,但是他提出了两个很明确的观点。</p>
第一、城市道路的建设要以人为本,不能以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