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孩子,除了老大出生的时候家里的条件还不怎么样,所以还知道点乡下日子不好过之外,其他几个孩子出生的时候,家里的日子都很好了,所以对乡下的穷苦日子,仅限于过年回老家祭祖那几天的印象,了解并不深,让他们跟京中那些达官贵人家的小公子也没什么区别,顶多就是安然教育孩子有一套,所以这些孩子虽不识人间烟火,但品性还是很好的,没变成有些人家那种纨绔子弟。
本来品性就还好,就是养尊处优惯了,养的有点吃不得苦罢了,现在在乡下呆了四年,不但品性好,也能吃苦了,这让安然自然高兴。
而李家族学里,因着李四郎的辅导,四年间,李家族学有十二人通过县试,三人通过府试成了童生,还有一人考上了秀才,这让李家族学不由名声大盛,不知道多少人将自家的孩子送到李家族学,就为了能让李四郎指点一二,毕竟要不是李家族学是个新学堂,学堂的学子没有那种已中过秀才的人,要不然指不定让李四郎指点几年,已经考中举人了,所以因考取了些人,自然有人往李家族学里送人。
这考上的人中,就有李大郎和李二郎的孩子,其中李二郎的儿子最聪明,通过了童生试,李大郎家的只通过了县试,不过这已经很不错了,反正比当年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