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走就是了,反正蔡琰脸皮薄,做不了那种赖着不走的事。
王敞对内情一清二楚,也能理解卫家的选择,但以蔡邕的身份,把女儿嫁到卫家,那是看得起卫家,卫家这么做多少有些不道义,这其中的心思也有违儒家道德标准,提不上嘴,说不出口。让他更担心的还不止于此。孙策为什么要拿卫家开刀?恐怕不仅仅是为蔡琰打抱不平这么简单,他是对他的态度表示不满。如果他执迷不悟,孙策肯定还要更难听的话在后面。
王敞来之前就了解过一些孙策的事,刚刚又和文云打听了不少,知道孙策的战绩不仅仅在战场上,骂起人来也不弱,他自诩没有许劭那样的实力,不敢和孙策放对,只能选择认怂。惹恼了孙策,办砸了差使,就算能活着回去,这官也丢定了。
“这件事……可能有些误会,我也不太清楚,恐怕无法答复将军。惭愧,惭愧。”
见王敞态度谦卑,认了怂,孙策不为已甚,只是漫不经心的提了一句,蔡邕在襄阳著史,蔡琰在宛城教授儿童,她的夫君周瑜比卫仲道不知道强多少倍,这件事不用我操心,将来自会有人向卫家讨个公道。
王敞吓得冷汗直流,更不敢替卫家说话了。
撂下蔡卫两家的恩怨,孙策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