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简单,治理民政太难了,一堆堆的账本,看着就眼晕,不看又不行,谁知道那些掾吏搞什么鬼。明明他刚从洛阳要来一点东西,一转眼,东西没了,用哪儿去了都不知道。
听着两人抱怨,贾诩也很同情他们。他清楚他们的能力,刺史也好,太守也罢,都不是他们能应付得来的,交给别人也不行,欺上瞒下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事。
“我正想和你们说这事。”贾诩请二人入座。“文优先生游历南阳,大开眼界,说我们可以从中借鉴一些做法。比如讲武堂……”
牛辅连连摇头。“讲什么武啊,关东书生才需要这些,我们不需要。”
“我们是不需要讲武堂,但是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建讲文堂啊。”
“讲文堂?”牛辅和董越一头雾水,四只大眼瞪着贾诩。
贾诩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关东出相,关西出将,所以孙策要建讲武堂,培养下层军官,凉州人大多习于战阵,不需要讲武堂,但他们缺少学识,不擅长理政,把政事交给关东人又怕被他们骗。所以贾诩想了一个主意,从军中挑选几百个年轻机灵的,让他们弃武学文,等他们能处理政务之后就把他们派到属下的各县做令长,或者安排给各营做参谋。这些人都是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