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项一项,基本都是按孙策报上去的军功簿封赏,略作调整,以示朝廷还有自主决定权,封侯有食邑的都在荆豫扬三州之内。这里面当然有些小心机,比如荆州系的封赏明显要厚一些,有培植周瑜,制造分裂的嫌疑。不过做得不明显,而荆州系将领的资历和功劳都超过其他人,尤其是一战歼灭徐荣两万精锐那一战,斩首既多,又为王允等人刺杀董卓创造了机会,封赏厚一些也很正常。
至于会不会引起矛盾,那就不好说了。从实际情况来看,引发不满是必然的事。即使不论个人禀性,仅就功劳而言,太史慈和朱桓的战功都被有意无意地贬抑了。太史慈独领一部作战,与程昱那一战斩首数千,居然没有食邑,只封了个关内侯。朱桓与李乾父子那一战也斩首超过千,连关内侯都没捞着,在诸将中泯然众人,没有意见才怪。
不过孙策不能因此埋怨朝廷,只能自己想办法找平衡。如果连这点内部矛盾都摆不平,他也无法统御诸将了。
增加贡赋的事相对简单。天子说,如今天下大乱,州郡割据,有不臣之心的人比比皆是,该给朝廷的贡赋不是一拖再拖,就是大打折扣。朝廷贡赋不足,以至于官员的俸禄都不能及时发放,关中大旱时也无力赈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