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儒林受到重创。
时于今日,有识之士都清楚儒家遇到了问题,董仲舒那一套行不通了,如果不做出革新,儒家的没落是迟早的问题。汉灵帝能搞出一个鸿都门学,其他人就可能搞出一个另外的什么学。对儒家来说,抛弃今文经、古文经的分歧,求同存异,也成了儒生的自觉追求,今古融合已经成了大势所趋。
杨彪不是党人,但他和党人走得很近。他久经仕宦,对这个趋势心知肚明。此刻听到张纮贬斥董仲舒,重提孔子,他虽然意外,却不反对,重归孔子之儒也是一种方向。杨彪更关注的却是张纮的言外之意。孔子时代的天子是天下共主,不是皇帝,诸侯有其国,大夫有其家,这是为孙策割握建国寻找理论依据?
“依子纲所言,又当如何取舍?去董仲舒之儒,复夫子之儒?”
“董仲舒之儒可去,夫子之儒不可复。”
“哦?”杨彪眉梢轻挑,却不发言,静待张纮的解释。
“文先兄这一路走来,可曾读过南阳郡学的文章?”
“子纲是说那些搜罗古碑,考证文字的文章吗?”
“文先兄以为如何?”
杨彪抚着胡须,沉吟片刻。“虽说碑文久远,可资参考,但谀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