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拱手。“道不同,不相为谋,东部鲜卑四部已定,三郡乌桓也臣服在即,畴多留无益,敢向都督请辞,归家读书。”
太史慈皱了皱眉,瞅瞅田畴。“子泰兄读什么书?”
田畴语塞,心道我读什么书与你有什么关系?这本来就是一句托词,你不会听不出来吧?
太史慈接着说道:“如果子泰兄的志向就是读书自娱,我无话可说,君子不强人所难,我只能礼送子泰兄归去。若子泰兄不弃,我愿隔三岔五,携酒与子泰兄同游,不及其余。若子泰兄放下不苍生,还想为幽州百姓做点事,那我觉得子泰兄这么做未免冲动。你真觉得你读的那些书里有治国之术?”
田畴忍不住笑了。“听都督的意思,圣人所言亦不及吴侯高明?”
太史慈也笑了,反问道:“敢问子泰兄,你去长安时可曾见过故太尉杨彪杨文先?”
提及杨彪,田畴冷静了些。杨彪是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之后,历任三公,同了名的能臣。如果说幽州这些年名望最高的大臣是卢植,那杨彪就是比卢植还有盛名的大臣。可是他听太史慈提及过,杨彪现在在吴县太湖著书,准备研究官制演变,据说是孙策的倡议。
杨彪是何等样人?孙策所言如果一点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