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人能看到哪一步,想到哪一步。若是见云是云,见水是水,那就是异。若见云不是云,见水不是水,那就是同。”
陆康抚着胡须,思索片刻。“臣虽不完全赞同大王之说,但也不得不承认大王说得有些道理。仅境界而论,已非臣所能及。”
严浮调虽没说话,却也下意识的点头赞同。他想了好一会儿,又问道:“浮调承认学问不精,境界不高,不如大王远甚。但自觉问道之心尚诚,日夜警省,不敢疏忽,大王为何责浮调以欺师灭祖之罪?”
孙策收起笑容,斜睨了严浮调一眼,看得严浮调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祥的预感。
“你当真不知?”
“浮调……不知。”
“那我问你,佛陀本是王子,为何出家苦行?”
“为悟道。”
“苦行是不是悟道必须?”
严浮调迟疑不答。他已经明白了孙策的意思。在传道和与人辩论的过程中,已经有很多人提及过这个问题。信了浮屠教,是不是一定要出家,是不是一定要苦行?佛陀以王子之尊出家,抛妻弃子,托钵行乞,是不是必须如此?这个问题不仅让很多对浮屠道经义感兴趣的人望而却步,也让很多持反对意见的人有了攻讦浮屠道的借口,陆康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