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郭嘉是大王心腹不假,但他格局不够,不能服人。”
“公瑾若是主持枢密院,恐怕损失最大的不是郭奉孝,是阿翁你呢。”蔡琰从门外走了进来,轻声笑道。蔡邕回头看了她一眼,见她虽然脸色不太好,心情却没受影响,放了心。他摆摆手。“我无所谓啊,一把年纪,还要什么官,回襄阳学院教书著史,挺好的。”
蔡琰在周瑜身边坐下,挽着他的手,笑眯眯地看着蔡邕。她知道蔡邕也很纠结。吴王要建翰林院,无论是学问还是资历,蔡邕都是最佳的翰林院祭酒人选,但内朝三院不能不考虑平衡,如果周瑜做了枢密院祭酒,蔡邕这个翰林院祭酒就肯定做不成了。为了周瑜,蔡邕肯定不会争,但要说他一点遗憾也没有,那也不太现实。第一任翰林院祭酒可是多少人要抢破头的荣誉,蔡邕如果主动退出竞争,不知道多少人要抚额相庆。
“公瑾还年轻,正是立功的好时候,回京太早了,还是阿翁再辛苦几年吧。”蔡琰说道:“再说了,我阿翁刚转大农,公瓘就转枢密院,也不合父子之义。”
蔡邕听了,哈哈一笑。“那你们说说,这枢密院祭酒会是谁?不会真由大王自任吧,他也忙不过来。还有,国是院的第一任祭酒会是谁?杨文先,还是黄公琰?我看最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