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的时候,他还没入学,在家由父兄启蒙。南郡推行新政,扩大郡学规模,又建幼稚园,招收适龄子弟入学,他便先入幼稚园,后入郡学,完成了四年基础教育。
马家不缺钱,所以马谡从郡学毕业后又入襄阳书院深造,读了几年书。他对军事很感兴趣,在襄阳书院读书时听过周瑜的讲座,也了大量的兵书,还收集了一些战纪,反复,熟记于心。
多年的准备,让他回答孙策的问题时胸有成竹,自信满满,甚至有些过于自信。
不过孙策却没什么反感。十五六岁的少年,读了这么多书,有这样的理解,当然有足够的资本自信甚至骄傲。有一位学者说过,年轻时不狂是没本事,年纪大了还狂,才叫没出息。马谡年轻而且有本事,自然可以狂。等他进了军师处,再经历几场真正的战场,他自然就不狂了。
就和诸葛亮一样,历史上的马谡都是被刘备耽误了的人才。刘备自已能力有限,能用人,却不能培养人。诸葛亮、马谡这样的人才是他控制不住的,控制不住,就只能压制。
听完马谡的回答,孙策没有多说什么,让他去军师处报到,做个见习军谋。马谡这种性格起点不宜太高,否则容易飘。诸葛亮、庞统、陆逊的培养方式不适合他。
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