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肚火锅真的很香。
纯粹地道的毛肚火锅,其起源唐闲看到过很多版本,最有可信度的,大概是出现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民国的故事。
发源地不是连庆江北,而是下半城南纪门的宰房街。
当年牛贩子多从川黔大路赶运菜牛来渝,在南岸过夜,翌日早过江,将牛赶到宰房街宰杀。
有马氏兄弟廉价收购不易售出的牛毛肚和血旺,将毛肚漂白洗净,去梗,作为主要菜品,仿市井“水八块”的制作和吃法,外加一碟只是芝麻酱和蒜泥的调和。这就是连庆毛肚火锅的起源和得名。
唐闲知道几种老油的做法,这次用的,便是有地道蜀味的辣火锅。
冬染感觉到胃都火辣辣的,觉得再吃几碗,嘴就能喷火了。
但人是没办法喷火的,于是她又吃了几碗。
至于唐小九,这个真正能喷火的小萝莉,则表示根本吃不够。
唐嘎吱作为鸟类,吃了几条切成丝的小肚便饱了,好养活。
唐闲看着红油与热气下的二女一鸟,感受着林间的晚风,心情愉悦。
接下来的几天会比较忙,除了教一大一小两个女孩子一些矿区生存的知识,唐闲估摸着于小喆明天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