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争,并且只能与东宫绑在一起。
李奕奇心中也很是无奈,如果可以,他当真想选择一位赢面更大的皇子,可现在,即便李家想要投奔其他皇子,只会被对方小心翼翼的提防。而且,后宫那位母仪天下的六宫之主也并不是善茬,从那道圣旨中,李奕奇可以感受到那位身居后宫的皇后娘娘是有多么的强势。
夏皇本人一直都是以一种贤明、放权、垂拱而治的形象示人,朝中大事基本由三公九卿以及六部大臣商议,对于朝政以及朝中各方势力的斗争,夏皇向来是置身事外的。这即是夏皇为了刻意表现出自己和儒家笔下那些慧眼识人、心宽若谷的古之圣君一样仁慈、贤德、圣明之外,同时也是一种夏皇本人的帝王心术、权衡之道。
正所谓,为上者不必事事躬亲,识人、选人、量才而用,调动天下人才为己用,此乃真正的帝王之道,满朝文武都认为,如今的夏皇在此道上的参悟远远深于先帝。
李奕奇不相信,一个如此精明的夏皇,会直接明示或者暗示李家投向太子、扩充东宫的势力,这不符合他一贯的作风。从那份圣旨中,李奕奇也感受到了夏皇对于自己进入东宫这件事的态度并没有那么坚定,反倒是像被逼无奈的
圣旨里写明的三日期限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