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长平,函谷关两战战死,他们的孤儿还未成年,是攻伐赵国的好时机。”
燕王大喜,召集大臣议事,乐毅父子并不赞同出兵,赵国身处四战之地,百姓经常操练,为了保家做战自是勇猛,燕国出兵未必会胜。
燕王不听,执意要发兵攻伐赵国,为了防备齐国魏国趁机攻伐燕国,留下乐毅震慑两国,派遣乐间和栗腹领十万大军攻打赵国。
赵国派遣名将廉颇率军迎战,在鄗邑击破栗腹之军,赵国将领乐乘在代邑击破乐间大军,乐间投降赵国。
乐间投降,乐毅怕被燕王迁怒也就逃离燕国,入赵。
燕国大败,赵国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廉颇率领北上,燕军阻拦,不敌,被驱赶五百里,可见名将之威。
廉颇率军包围燕国国都,向赵国求和,赵王痛恨燕国的背信弃义,无耻行为,不允许议和。
正在这时,秦国使者张仪出使燕国,欲和燕国结盟,燕王得知秦国来意。喜出望外,直呼天不亡燕,燕国危难之际,派遣使者前来救燕。
燕秦结盟,秦自然要帮助燕国解决这次灭国之危,张仪又再次从燕国出使赵国,警告赵王,赵国若是再继续攻打燕国,秦国立刻发兵助燕,攻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