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花灯跟别处的不大一样。兔儿灯灵动,走马灯精巧。甚至还有小儿拳头大小的莲花灯。
裴锦瑶脑袋上扣着大大的风帽,丈人只看见她白皙的下巴,断定这是个可爱贪玩的小姑娘,笑着递给她一盏莲花灯,“拿去玩吧。”
裴锦瑶一怔,赶紧从荷包里掏钱。
“不要钱。不要钱。这本就是做添头哄孩子的。”
裴锦瑶谢过接了,又指着绳子上的素面白帽方灯问多少钱。
那丈人回道:“二十文。”怕她年纪小,不懂其中的辛苦,絮絮的说:“骨儿用的楠竹,面儿是上好的苏州绢丝,画仕女画山水都好用。昌明书院的邓山长买了一百个呢,剩这几个就是卖个本钱。”
“邓山长买那么多灯笼作甚?”
丈人嘿嘿乐了,“邓山长是善人哩。为了给进京的举子们酬银两,好叫他们安心备考。逢至年节都搭了席棚卖些字画啥的。邓山长说今年想试试卖灯,要是好的话,还从俺这儿买灯笼。”信手一指,“喏,那就是昌明书院的席棚。”
裴锦瑶边听边数了二十个钱儿给他。找了个背风的地儿,摸出炭笔模仿小童的笔迹在灯笼写下四句谶语,扭头望望昌明书院的席棚,提着灯笼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