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二杆子。从而便使得朝堂之上,武将处处都压着文臣一头。许多人心中早有不满,尤以几位清流大儒为首。大有在这些清流首领带动下对抗武将之意,若不是最近出了沂祥的案子,大家忙着处理各种扎手之事,只怕又闹了一场了。 在这些武将中, 因为唐家子弟大多能文能武,称得上儒将,又有家中长辈定调,他们无论在京中还是在各地跟文臣都相处得不错,势力足够强,无形中常常充当着文武相争之间的缓冲剂。这次沂祥兵变,无形中加重了武将的砝码。皇上的封赏把唐家推到了风尖浪口,想低调都不成。
“这是什么意思?想摆弄了唐家打击武将?”付翔两朝元老,且少有私心:“还是有人想打什么主意?”从这次沂祥事件的处理来看, 太子一方大获全胜,而这获胜的主力是唐家的势力。按理说文臣们都懂得看风向,此时唐家圣眷正隆,应该巴结才是,却跳出来弹劾。难不成真有那么多不知死活的?只怕图谋的成分更多一些。
“这些人打什么主意搞不清,但话说起来唐家的势力也过于大了一些,不是好事。 这甘南道和西北道都在他们手中,上林将军虽然闲秩在家,但门下子弟在军中广布, 若是唐家有不臣之心,朝廷危矣。”说话的是西阁建立之时,从翰林院抽调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