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顾虑, 晚辈只是我家二婶的侄子,您是二婶儿嫂子的母亲,且朱老先生也已经过世了,晚辈一介男丁上门是否太过冒昧?且晚辈此次来洛阳是奉祖母之命,有事务在身, 从理上讲, 应当心无旁骛,先把重要的事情办好,赶回咸阳复命,免得老人家担心。哪里能够走亲访友。所以还请老夫人见谅。今天唐某也还有事务没有处理完,若是老夫人没有别的事情, 那晚辈派人送您先回府,就不多留老夫人了。”
一些话堵得朱老夫人这个气:“好,好,好, 不愧是陈碧颜的孙子。当年你奶奶那人就巧玲辞色,如今这孙子也是如此。我也不跟你多说别的, 今天来是为了我这女儿。阿菊出嫁二十年, 跟着你们唐家军在甘南道操劳了八年, 没捞着什么好, 倒是失了夫君回来。本想着唐门仁义,给好好安置, 去了你们百花堂做教习, 辛辛苦苦不说, 还要看三少爷的脸色, 让她当众没脸。这就是你们唐家维护将士遗孤之道?这就是你们对待为你们操劳的人的态度?”
“老夫人若是为了守寡的女儿安置问题, 尽可跟我家二婶儿商量。晚辈听从家里长辈吩咐。若是为了百花堂的教习出来打抱不平, 晚辈只能冒昧地说一句, 我百花堂的事,自然有百花堂内部的规矩。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