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们也对这位副总管, 将来的少奶奶越来越服气。她也开始逐渐为百花堂设计更多, 为那些被百花堂救助的孤儿寡妇找更多的出路。随着胭脂水粉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在京城专门开设自己的作坊制作胭脂水粉已经成了必然; 百花绣坊的生意日佳, 也需要招收学徒,这样也给更多的愿意自食其力的女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在后来的几年,百花堂解决完内部的问题后,除了让成年的女子在百花堂做事,百花堂也专门开了义学, 给那些不是百花堂收留的,但是失家失学的孩子提供一点上学的机会, 让他们将来也许有机会出人头地。
随着百花堂的生意增加, 人也在增加, 在京城各处都可能有百花堂姐妹的身影, 这也使得百花堂对京城的各种动态更加了解。既然山雨欲来, 必要的布置和对姐妹们必要的训练都是必须的。 百花堂在京城的两位主管刘堂主和欧阳副堂主都是能干人, 特别是刘堂主, 在晓晓姑姑建立百花堂之初就从关西来到京城坐守。 为人严谨忠厚, 对于这位年青的副总管, 本来没有特别的喜恶, 既然老太太指派了, 她就是按规矩办事而已。 但是几件事下来, 她开始佩服老太太的眼光, 白姑娘做事的方式虽然跟她做事习惯不同,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