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大的身份出入京城各种场合。而且她们有功夫,进出大户人家,也不怕有人心怀不轨出事。只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女师傅后来在京城极为抢手,大户人家争抢预约她们上门服务。后来连陈碧颜都感慨,百花堂的信报因为这一项小生意走上了另一个层面。数年后,又有百花堂弟子多次即使送出信报,避免了多次外藩在京城和一些大市镇的密谋破坏,挽救了无数百姓免遭伤害。此乃后话。
生意这样做, 在京城乃至大周都尚未有过, 所以上上下下在开张之前都很隐蔽。相邻铺面的商家都知道这里被一群女人租下来了,以为是女人们合开绣坊。不少人装修的时候就偷偷跑去看过,觉得又不大像单纯的绣坊之类的。前面一个铺面, 倒是有不少货架,后面的院子却有三进,不少人猜测这些女人是不是以后都住在这里?
不过幸亏来租铺子的是在兴隆街做花苗生意的老板娘, 所以大家又在猜是不是花苗铺要在这里开分店。好歹是正经生意。绣坊街大部分是京城绣坊,绸缎铺相关的铺面集中的地方。比如邱氏在这里铺面就是一个绸缎铺。来逛街的都是各家女眷多。大周风气比较开放, 女人们不用整天拘在后院,三五知己约上,或是带上丫鬟婆子,都可以出来自由走动。当然先决条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