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西路转运使,共同协助杨辅,统管整个安南地区。这三人都是在四川平乱时立下过功劳,因此才委以重任。而且成都与安南相邻,民风习惯相近,管理起来也顺手一些。这担子虽然很重,但回报也更高,一但能抚平安南,则入朝为官也指日可侍了。由于刘仁先己立誓不回大理,因此只留下章循、谢东明两人和一万宋军,住驻安南。
安排完毕之后,毕再遇才率领大军,从安南撤军。不过出征大理的军马大部都川军,因此多数军马莉回留在四川,随毕再遇回建康的还不到八千人,另外还有两百头战象,也一起返回建康。
这一战虽然不算什么大胜,但不仅取得了西南的战略要地,而且使大宋扩地三千余里,曾加了数百万人口,是大宋立国以来,少有的开彊扩土的战功。同时还取得了一块出产大象的地方,使大宋有源源不断的大象供应,无论怎样,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而因为大宋一向重文轻武,社会风气都较为鄙视武人,赵忱知道,想要收复失地,中兴大宋,必须要扭转这种风气,而且下一步就要改革军制,因此借这个机会,让归来的宋军整装进城,大张旗鼓,也是像百姓展示大宋军威。逐渐改变民间重文轻武的观念。
但这一次赵忱的举动却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