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拍手叫绝道:“写得确实是好啊。”
某考官皱眉道:“这通篇读下来,是否觉着有些相似啊?”
一人点头道:“形似,但神不似。我看,还是李公子的文章,更出彩一些。”他们各自切入的角度不同,所列出的观点自然不尽相同。
然而叫诸位考官最喜欢的,还是那干脆利落的行文格式。一眼,便能将全文脉络看得清清楚楚。这一点,两人的确重了。
但两人文风不同,底蕴有差,还是能一清二楚的辨认出来。
礼部侍郎赞许道:“不逊色也,不逊色也。”
一人看了几眼:“论书法造诣,还是李公子小胜一筹啊。”
几人相视一笑。
这两篇文,及第已是毫无问题。
如此年纪便有如此造诣,皆是难得的青年才俊,何必非要他们分个高下?
将卷子放回旁边,等着最后评判。
只是珠玉在前,难免有所失望。
如此埋头仔细批了半个时辰,又一人喊道:“咦……这……”
他翻了一遍,问道:“这个叫陆辰平的人,也是国子监的学生吗?”
某官员笑道:“这如何知道啊?天下英才有不是